禹城环保最厉害三个部门
1、禹城环保最厉害的三个部门分别是德州市生态环境局禹城分局、禹城市自然资源局、禹城市水利局。德州市生态环境局禹城分局作为核心环保职能部门,主导污染防治攻坚。在2025年推进国三及以下非营运柴油货车淘汰,完成率位居全市第一;开展夏防大气污染攻坚、扬尘管理、机动车检测线环保监督等工作。
2、司红玉:副市长,分管民政、广电、旅游等部门,负责对外事、侨务、邮政通信等事务,联系侨联和文联。
3、锦绣前程社区:该社区以高标准规划、高质量建设为目标,吸引了大量居民入住。社区内环境优美,公共服务设施先进,同时注重居民的文化和娱乐活动,举办了多种形式的社区文化活动。 幸福里社区:这是一个新兴的社区,注重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。
禹城基本概况
禹城基本概况如下:地理位置与行政划分:禹城位于山东西北部,总面积990平方公里。辖7镇3乡1个街道办事处,共1007个行政村。人口与资源:人口总数为50万人。地下水资源丰富,总储量达16亿立方米,其中可开发利用量为7亿立方米。
禹城市是山东省德州市代管的县级市,以下为其概况介绍:地理环境:地处山东省西北部,徒骇河中游,总面积992平方千米。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。地形为黄泛冲积平原,地势西南高、东北低。行政区划与人口:下辖2个街道、9个镇。截至2020年11月,常住人口488014人,有回族、满族等28个少数民族。
山东禹城市是山东省德州市下辖的县级市,位于鲁西北平原,历史悠久,交通便利,是济南都市圈的重要节点城市。地理位置与交通 禹城市地处山东省西北部,北接京津,南连济南,交通优势显著。京沪高铁、京沪铁路、京台高速、青银高速等多条交通干线贯穿全境,距离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,区位优势明显。
禹城以其丰富的水资源而闻名,地下水资源总储量达到16亿立方米,其中可开发利用量为7亿立方米。电力供应充足,位于德州华鲁电厂120万千瓦的电网覆盖之下,自身拥有8万千瓦热电厂,新的5万千瓦热电机组也已投入运营,实现了市区的集中供热。
禹城历史沿革
禹城历史沿革如下:古代时期:禹城承载着大禹治水的传说,是“龙山文化”的重要发源地。夏商时期,禹城隶属于九州中的兖州。周朝时,禹城被封为祝国。春秋战国时期,改称祝阿。唐朝天宝元年,为纪念大禹的丰功伟绩,设立了禹城县,城西至今仍保留有禹王亭遗址。
禹城,这座历史久远的城市,承载着大禹治水的传说,是“龙山文化”的重要发源地。早在夏商时期,它隶属于九州中的兖州。唐朝天宝元年,为纪念大禹的丰功,设立了禹城县,这标志着城市历史的又一重要篇章。城西至今仍有禹王亭遗址,见证了历史的痕迹。
禹城的由来: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221年)置祝柯县,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改为祝阿县。唐玄宗天宝元年(742年),取城南禹息故城之意,改祝阿县为禹城县。金天会八年(1130年)分治齐河县。1958年禹城县并入高唐县,隶属于聊城专署。1961年恢复禹城县建制,复属德州专署管辖。
历史沿革:禹城历史悠久,夏商时属九州之兖州,周朝封为祝国,春秋战国时改称祝阿。元代禹城县属曹州,明、清时属济南府。1912年(中华民国元年),禹城县隶属山东省济南府,后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,1993年撤县设市。
行政区划沿革 夏商时属九州之兖州,周朝封祝为国,春秋战国时称祝阿,改称祝国。唐朝天宝元年(公元742年)设禹城县,意在纪念大禹曾在此率众治水,城西现有禹王亭遗址。1993年9月9日,撤销禹城县,以原禹城县的行政区域设立禹城市(县级)。